人物
时段
朝代

書類
詩類
地理類
職官類
別史類
史評類
正史類
儒家類
類書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清代道教文獻
 (安其止也感而遂通物各付物/止之各于其所亦安其止也)惟几所以审其事之
 发惟康所以省其事之安即下文庶事康哉之义至
 于 左右辅弼之
臣又皆尽其绳愆纠缪之职(王氏樵/曰其弼)
 (直谓心有非几则格其/非事有未当则正厥事)内外交修无有不 …… (第 55b 页)
 (八宿之纲维心惟安所止故能为万事之枢纽○陈/氏栎曰安汝所当止静也几者动之微动者几之著)
 (静而知几以图康又得直臣 弼之
则下应人心上当/天心矣○王氏樵曰禹曰安汝止伊尹曰钦厥止诗)
 (曰于缉熙敬止易曰艮其止孔门知止此圣学 …… (第 56b 页)
 集说(孔氏颖达曰舜典云敷奏明试与此异者彼言/施于诸侯故令奏言试功此谓方始擢用故言)

 (纳庶纳谓受取之庶谓在群众○林氏之奇曰禹虽/然帝之言又有以广帝之意谓辅 弼之
责虽在臣邻)
 (然当广延天下之贤无谓止此而已○王氏十朋曰/诸侯以黜陟为重故言试黎献以多得为盛故言庶 (第 65a 页)
以天下国家之本在身
脩身则有以齐其家故九族惇叙能脩身齐家则有以
劝贤而乐为吾辅故庶明励翼谟之所以无不 明弼之
所以无不谐者此也此言虽约然天下之平不出此道
而已○惇叙九族齐家以身也庶明励翼劝贤以身也 (第 3a 页)
 日新然或任用匪人得以间之外蔽聪明内惑心志
 德未有能终者庶官百职各有攸司必得贤而有德
 才而有能者以任用之始可以无旷厥事若 左右辅

 弼之
大臣处大事决大疑论道经邦调元赞化必其
 人可以堪此任者而后用之又不徒寻常贤才而已
 也盖人臣之道其为 (第 55b 页)
 正而不陷于人欲之危动静云为各得其当(去/声)而无
 有止而不得其止者惟几所以审其事之发惟康所
 以省(息井/反)其事之安即下文庶事康哉之义至于

 右辅弼之
臣又皆尽其绳愆纠缪之职内外交修无
 有不至若是则是惟无作作则天下无不丕应固有
 先意而徯我者以是昭受 …… (第 52a 页)
 (而尽钦敬复焉执焉之贤勉行者也三言者圣贤之/分量见矣 新安陈氏曰安汝所当止静也几者动)
 (之微动者几之著静而知几以图康又/得直臣 弼之
则下应人心上当天心矣)
帝曰吁臣哉邻哉邻哉臣哉禹曰俞
 邻左右辅弼也臣以人言邻以职言帝深感上文弼
  (第 53a 页)
   棫朴首章
艽艽棫朴则薪之槱之矣薪以燎之所以致其用于今
日槱以积之所以储其用于后日也济济辟王则左右
趣之矣左右使今之人固无不于此乎趣向 左右辅弼
人又无不于此乎趣向也
    三章 (第 12a 页)
 传于世

贾弼之平阳襄陵人广集百氏谱记专心习业晋太元

 中给令史书撰定缮写藏秘阁及 左右曹弼之
仕至
 员外郎子匪之骠骑参军家传谱学
前宋
贾渊字希镜平阳襄陵人 (第 35a 页)
弼之
孙宋孝武时青州人发
 古冢铭云青州世子东海女郎上问学士鲍照徐爰
 苏宝生并不能悉希镜对曰此司马越女嫁 (第 35a 页)
得其所欤凡若此者皆伤和致灾之繇而
朕或有所未明也今朕省愆思咎怵惕是存尔文武群
臣既任股肱耳目之寄当怀 左右辅弼之
图况君臣一
体休戚惟均果有合行事宜必当直言无隐其或躬蹈
前非亦宜洗心改过呜呼应天者当以实政弭灾者不 (第 6a 页)
  图治韩范富欧无不先后登朝孝宗之世明有天
  下百馀年矣海内乂安户口繁多兵革休息盗贼
  不作可谓和乐者乎而孝宗恭俭仁明勤求治理
  置亮 弼之辅
召敢言之臣求方正之士绝嬖倖之
  门却珍奇放鹰犬抑外戚裁中官平台煖阁经筵
  午朝无不访问疾苦旁求治 (第 25a 页)
   济目
高宗信任汪黄几如宣和之宠用京黼惟时可求刘豫
相继叛降李成刘忠共起为盗而河北山东诸郡县多
入于金皆事之显而易见者乃因二人朦惑置若罔闻

听其擅权恣横方自诩命相得人冀资 左右辅弼之

悯瞀若此岂复可望其有恢复中原之志哉
  帝下诏罪已赦死罪以下惟李纲不赦盖用黄潜
   善计罪纲以 (第 21a 页)
  安之云者顺适乎道心之正而不陷于人欲之危
  动静云为各得其当而无有止而不得其止者惟
  几所以审其事之发惟康所以省其事之安至于
   左右辅弼之
臣又皆尽其绳愆纠缪之职内外交 …… (第 84b 页)
  顺适乎道心之正而不陷于人欲之危动静云为

  各得其当而无有止而不得其止者惟几所以审
  其事之发惟康所以省其事之安至于 左右辅弼
  之
臣又皆尽其绳愆纠缪之道内外交修无有不
  至若是是惟无作作则天下无不丕应固有先意
  而徯我者以是昭 …… (第 88b 页)
  其验也明乎此安止之非一切苟且之计而久安
  长治之原也故(臣/)愚以为保治之道惟此为至深
  且切也然而既曰安止又曰其弼直者何也辅
  之
臣君心所恃以决疑信也直亮之节天下所恃
  以陈疾苦也能坚人主之所信而因以宣上德而
  达下情此禹所以 …… (第 90b 页)
  心之正而不陷乎人欲之危动静云为各得其当
  而无有止而不得其止者惟几所以审其事之发
  惟康所以省其事之安至于 左右辅弼之
臣又皆 …… (第 98a 页)
  其弼直言能安止矣又尽此三者然后有以尽夫

  慎乃在位之道也
  陈氏栎曰安汝所当止静也几者动之微动者几
  之著静而知几以图康又得直臣 弼之
则下应人
  心上当天心矣
  (臣/)谨按人君以一身系天人之重所以下孚民情
  上通帝谓者存乎心而 …… (第 101b 页)
  得其当也惟几所以审其事之发惟康所以省其

  事之安至于 左右辅弼之
臣又皆尽其绳愆纠缪
  之职内外文修无有不至
  (臣/)谨按人主君临天下所恃以为出治之原者心
   …… (第 104b 页)
  惟审其合于止而后发事之将成者康也惟省其

  合于止而后安如是则审于己以修于内矣至于
   左右辅弼之
臣又皆尽直言以匡正之以夹辅安
  止之道如是则审于人以修于外矣内外交修而
  慎位之道已尽将见君心惬 …… (第 108a 页)
  颂周宣不曰无阙而曰补阙盛明之朝其君固兢
  兢业业以自强而其臣尤孜孜赞赞惟恐其君之
  一念未纯一事未当以为大德累者凡以尽辅
  之
义云尔况舜大圣人也岂尚有未审之几乖于
  至当以待百尔之纠绳而一堂如是其咨儆者慎
  之至也为君盖若 (第 119b 页)
 无有止而不得其止者惟几所以审其事之发惟康

 所以省其事之安至于 左右辅弼之
臣又皆尽其绳
 愆纠缪之职内外交脩无有不至若是则惟无作作
 则天下无不丕应固有先意而徯我者以是昭受于 (第 4a 页)
事堪书 地连霄汉风
生鳷鹊之楼座倚太清光映龟龙之沼
天章阁诏问 天子为亿兆生灵之主独理惟艰而朝
廷设 左右辅弼之
臣论思是倚故一堂交儆犹不忘总
章衢室之开即四方无虞未尝撤吁咈都俞之响予违
汝弼毋面从而有后言朕德乃风 (第 4b 页)
有必刻
金石以传之天下为称且属格非序其本末格非窃惟
成周之隆其人君起居动作之美载于诗声于乐者多
出于 左右辅弼之
臣而王之德意志虑至设官而传道
之不为区区也今丞相诸公赋诗与雅颂之作无异祭
酒欲传之天下与道王之德意无 (第 64b 页)
  母某氏

敕古者子为诸侯大夫而父为士则其祭以诸侯大夫
之礼朕以谓得享其礼而位号不称则不足以尽孝子
之心故今有列于朝廷皆得追崇其考妣又况于为吾 左右辅弼之
臣哉具官某母某氏妇顺母严称于天下
能教其子为时名臣协于询谋进断国论虽禄养不及
而馈享有加启封大邦于礼 (第 3b 页)
  嗣大历服以来岁一周矣贱货贵德思存此诚而
  不杂制治保邦思守此诚而不踰内焉圣母太后
  日夕化导之切外焉执政大臣 左右辅弼之
勤所
  以登三迈五光前裕后者殆基于此矣然犹体道
  谦冲不自满假念太祖创业之艰难列圣守成之 (第 2b 页)
  赐游西苑记
皇上光复宝祚惓惓焉敬天勤民丕隆化理小大百执
事亦皆祇奉法度罔敢怠荒声教所及悉臣悉顺天心
鉴悦雨旸时若民遂生养皆感戴鼓舞以修厥贡皇上

嘉念 左右辅弼之
臣夙夜在公乃于天顺三年夏四月
赐公卿大臣以次游西苑是月六日拜赐者吏部侍郎
桐庐姚夔南阳张用瀚户部侍郎 (第 1b 页)
   寓九江寄宗侍御书
自执事以疾乞归生思仰不能已苦无人便莫知贵恙
平复与未后得张元器先生及饶侍御言贵恙久已平
复但意坚不欲起盖先生自有见也生非先生谬荐不
得供事江西学校愧劣才不胜重任日夕凛凛如蹈春

冰恐有孤朝廷任使及吾先生所以论荐之盛意矢心
于天不欲于纸上缕缕惟先生便间有以教戒之又幸
志同先生数时不惜教戒受其恩知同此感佩也适会
辰州太守陈行且诸生试卷未定造次仅具大略不尽
区区惟顺时加重将来当有大为国家宣力之日耳
   与畏庵朱先生书
向者自浙江来知已擢湖广右方伯继又闻已转 左公
之拜想在旦夕正人得路国家之庆生民之福也何 (第 21a 页)
 混元未判谓之无极乃成真修仙之枢机
洞中保元气
 空洞之中保合太和浑然元气
正位左右仙
 正位丹成受职也 左右辅弼之
任佐玉清以敷化者天仙也 (第 1p149b 页)
革退。 荣颐
恩弼族弟桂香之子。同治四年,袭恩 弼之辅
国公爵。光绪二十三年,卒。
寿全
荣颐第一子。
,一念不谨,或以贻四海之忧。一日不谨,或以致千百年之患。惟几所以审其事之发,惟康所以省其事之安。至于 左右辅弼之
臣,又皆尽其绳愆纠缪之职,内外交修,无有不至。若是,则是惟无作作则,天下无不丕应。固有先意而徯我者。